Search

在這第二波新冠肺炎中,西方人比東方人要慘烈很多!

為什麼呢?因為對人來說最難改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在這第二波新冠肺炎中,西方人比東方人要慘烈很多!

為什麼呢?因為對人來說最難改變的是習慣,譬如說前些時候瘋傳的美國CDC老媽媽官員在電視上說明”手是傳染COVID-19最大的媒介時”,在翻講稿時不自覺的用舌頭去舔了一下翻頁的手指(瘋了!)
老外還有一些東方人沒有的習慣,男女見面時要行”貼頰禮”,更不解的是為了禮貌,一邊貼頰一邊嘴唇還要”嘖嘖有聲”,這種百年來的傳統可不是一時改得掉的,幸虧保守的東方人沒這種不良嗜好.
英國一名女性,最近在網上交友網站上認識了一名男生,三談兩談後這名男生要求見面,並展示自己有COVID-19的”免疫護照”IMMUNITY PASSPORT”,但是這位難得的聰明人Pam Evans對這種近來由愛沙尼亞流行出來的免疫護照沒啥信心,她表示: “我本來也不是會在第一次約會時接吻的人。所以對我來說,保持兩米距離意味著,男人不能立刻朝你撲過來!”,撲過來?這大概是西方年輕人由長輩的”貼頰禮”所進化出來的一種禮貌?

吸引我注意的是這種新的概念: "免疫護照",繼愛沙尼亞之後,南美洲智利也開始承認這項旅行證件,一些美國的連鎖酒店現在已經接受建立在手機應用程序的免疫護照。“這主要用於想要使用某些服務的顧客,比如水療(spa)或是健身房,社交距離政策在這些地方無法適用。”

在一片封鎖聲中,有一些突破性的概念種是件好事,總比聯合國呼籲了半天,只有極少數政府當局聽進去的要好,雖然這種護照在”檢測的精準度”上尚不能做到百分百,但是對那些急需旅行與工作的人來說至少可以另闢蹊徑,聯合國宣布的全球性KEY WORKER(醫護,航空,海員)就是應全面發給,以利30多萬船員上下交班回家.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在台灣,不提倡海洋文化,是辜負了這塊土地,也糟蹋了她所提供的養分,視野及發展. "海洋首都的航海家"(Navigator in Kaohsiung)成立的主旨,在於為下代找出通往"藍海"之路
View all posts